股票配资服务 中国创新药:爱过,不后悔

◎作者 | 衣公子

生物医药,才是“皇冠上的明珠”,每个大佬都想摘。

十年前,阿里巴巴成为市值全球第二的互联网公司(仅次于Google,力压亚马逊Facebook),春风得意,马云提“双H”战略,要阿里专注在健康(Health)和快乐(Happiness)。马云说了好多次,下一个BAT级别的公司,一定在医疗健康行业。

后来,拼多多胖揍阿里,黄峥突然隐退,说自己去研究生物科技了,这是下一个十年。衣公子听到的江湖传闻,他常年待在生命科技最发达的波士顿。张一鸣高中就迷恋生物学,卸任字节跳动CEO后,也说要投身生命科学。至少对外是这么说的。

这些是互联网首富。另一位首富钟晱晱,人狠话不多,一边卖农夫山泉,一边控制万泰生物,主攻HPV疫苗,做默沙东的平替,市值千亿。

英伟达的投资,除了老本行,全在生物制药。2024年世界政府峰会,黄仁勋说,“人人都必须学会计算机的时代过去了,人类生物学才是未来”,“如果再选,我要学生物”。第二天各国新闻的头版都是,AI的尽头是生物科技。

比尔·盖茨,除了微软,基本都在为生物科技操心,爱读《人民日报》的衣公子,上个月看到比尔·盖茨又发文章啦,《挽救生命的创新需要全球合作》。

奥巴马选上总统,敲黑板,狠抓生物科技,2012年发布 《国家生物经济蓝图》(National Bioeconomy Blueprint)。这是对标克林顿的“信息高速公路”,上一任民主党总统管不住拉链,但是管好了信息产业,名留青史。

你看,从科技富豪到大国领袖,都心心念念的产业。它是每个大佬心中的“下一个十年”。

生命科学,生物科技,医疗健康,这个行业叫法很多,但是最体现核心技术的产品,就是创新药。

普遍觉得中国的核心科技弱,2023年又是经济疲软的一年。但有一项“出口”,却意外的好,正是创新药。准确地说,应该用“井喷”,“爆发”,“逆转”来形容。

中国创新药的爆发,可以从三个角度感受到。

第一,更多中国创新药直接在欧美上市。这一年成功在欧美获审批上市的有,绿叶制药的利培酮缓释微球注射制剂(2023.01)、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(2023.10),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(2023.09,欧盟)、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(2023.11)、亿帆医药的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(2023.11)。在此之间,2019年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通过美国FDA审批完成“零的突破”,下一次要到三年后,2022年传奇生物的西达基奥伦塞再获FDA批准。

第二,跨国药企收购。2023年12月,出现了中国历史上首次,跨国药企完整收购中国biotech公司,阿斯利康12亿美元收购亘喜生物。紧随其后,诺华收购信瑞诺医药,Nuvation Bio宣布收购葆元医药。丹麦生物技术公司Genmab宣布以18亿美元收购普方生物,纯现金。

第三,license-out大爆发。license-out,指中国药企将自己开发药物的海外权益,授权给外方药企。是发达国家认可中国技术最直观的体现。

2023年中国药企license out数量第一次超过lincense in,成了“净出口”。绝对的里程碑。

不断刷记录。百利天恒的美国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就双抗ADC项目与百时美施贵宝(BMS)达成合作,潜在交易金额最高84亿美元。首付款的记录、最高规模的记录都刷新了。整个2023年,中国企业的license out在踩油门加速,12月诞生四个10亿美元以上规模的license-out交易。延续到2024年,不仅数量多,而且集中在全球最火的ADC赛道。

可以说一句,中国生物医药,牛逼。不过面对历史性的时刻,中国医药人是心情是复杂的,一方面,是局外人也能看到的,展现实力,中国人也擅长高科技。

但鲜为人知的是,还有另一面,局内人才懂,卖身的无奈。

背后是一个残酷的事实,国内能留给医药的money太少了,整个行业笼罩着一个巨大的阴影。一边是,厚积薄发的荣耀,另一边是断臂求生,是卖身的委屈和不甘。

中国生物科技是中国这几年最drama的行业,完全是过山车。过去这十年,先是一脚油门踩到底,冲到云霄,立刻掉头俯冲下去,构成一个倒V的形状。

2015年,百废待兴,改革起步。

距离郑筱萸案已经过去十年。一头一尾,中国医药市场处于两个极端。在郑治下的药监局,药品上市审批,变成了商品,给钱就能过。全中国都在生产“放心药”,吃不死人,但是也没啥用。这位复旦生物系的高材生终成建国后第一位被执行死刑的正部。但,其人虽死,其害犹存。中国医药又滑倒另一个极端,审批几乎完全停滞。药品申请严重积压,国际医药界日新月异,但是中国人却十年用不上新药。

2015年,毕井泉出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,抡起了改革的斧头。先是“7.22核查”,要求企业自查临床数据造假问题,数据不真实的主动撤回。一个摆烂20多年的行业全是侥幸心里,但是毕重拳出击,最终85.5%的药品审批都主动撤回。这是一次勇敢的自揭家丑,打醒了全行业,医药这件事,中国要玩真的了。

随后,44号文,提高审批门槛。

一致性评价仿制药,化解历史问题。

中国加入ICH(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),接受境外临床数据,和国际接轨。

以上每一记出拳,都直击顽疾。换来中国医药一次次的加油门,时机成熟,国家重重踩下油门。

2018年,港交所推出“18A”。也就是在《主板上市规则》中新增了第18A章,“允许未有收入、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请”。这破天荒的改革,别说中国,全球生物科技行业都为之一振。

至此,从政策到资本,都为中国医药开了绿灯,行业迎来全速冲刺。

中国生物科技,从寒冬,跃入盛夏。

过山车来了,油门踩到底,冲到云霄,立刻就掉头向下,伴着尖叫向下俯冲。

我就亲历过,有个金主,上个月还在为了参与某医药IPO项目给券商投行送“茶水费”。只一个月,连连摆手,生物科技项目以后再也不看了。

刚刚杨帆启航开足马力的中国创新药,就撞上了三座冰山。

第一座冰山,医保控费。医保局成立,带量采购,零差率,两票制,灵魂砍价。中国的医保体系目标是广覆盖、保基本。这当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,但是也有副作用,中国的药卖不上价格。中国药品90%在医院和诊所销售,据统计2021-2023连续三年谈判成功的新药,平均降价60%以上。

面对医保带量采购,药企要中标,就必然大降价,不中标,生存都有问题。医药行业,一般把一款药销售收入破10亿美元视为里程碑,也就是俗称的“10亿美元分子”。传统医药巨头就不说了,后起之秀Genmab,1999年成立于丹麦,都已经缔造了三个“10亿美元分子”(Darzalex/Tepezza/Kesimpta)。但是,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,没有诞生过一个。(唯一的百济神州泽布替尼,但主要收入来自美国)

商业有基本规律,有利润才能壮大。尤其是创新药,前期是高风险、高投入、低成功率,但是后期却无法实现高利润。

第二座冰山,融资恶化。直观的崩溃来自股市。我们把2021年12月百济神州登陆科创板视为一个黄金时期的终结。

进入2022年,香港金融市场一泻千里,港股18A的生物药企,九成破发,七成腰斩。三年,中国股市生物医药板块的市值蒸发近6000亿。深夜,打开葛兰管理的医疗健康主题的基金,多少男人流下悔恨的泪水,这辈子从来没有为一个女人花掉过那么多钱。

资本市场立刻传导到融资端,曾经中国生物科技10亿以上的投融资比比皆是,2021年后罕见。销售卖不上价格,融资也变得无比艰难。曾经风光满面拳拳报国心的海归科学家,现在睁开眼,只想着怎么活下去,顶着凌乱的头发,裁员,砍管线,哪里搞点钱。

CXO是一门非常适合当下中国生物科技的生意,也就是巨头的研发外包,包括CRO(合同研究组织)、CMO(合同生产组织)、CDMO(合同研发生产组织)、CSO(合同销售组织)等等。全球十大药企,中国杀不进去。但是十大CXO,中国一度占了半壁江山。

但是紧接着遇到了第三座冰山。

第三,敲打中国CXO。美国议会一份提案,以“不能让中国人掌握美国人健康医疗数据”的名义,打击中国CXO业务。我们认为,由于中国CXO优势大,且美国药物短缺,这个提案短期无法实现,但是这个苗头打开了潘多拉魔盒,让人看到半导体卡脖子的前奏。CXO这个正在下行周期的行业,被人从后面狠狠地踹了一脚。历经医保控费,资本遇冷,中国医疗行业能装进口袋的钱,已经是一个很小的水塘,现在又有人威胁要开抽水机,狠狠抽光剩下的水。

“卡脖子”让很多人认识到半导体行业的重要性。但是,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在过去三十多年的科技竞赛里,权重最大的两个赛道,一个是半导体,另一个就是生物科技。

从商战的视角看,能找到一条隐秘的弹道。看准中国医保控费,趁着中国医药赚钱难,以金融战狙击香港资本市场,国际投资人减配中国,打垮中国生物科技的融资链,然后在CXO做文章,掐死中国医疗行业仅剩的现金流。最后,压价,扫货。

相比中国医药的窘迫,国际医药巨头是另一番光景,疫情里收入颇丰,美联储又长时间放水,各个财大气粗,手里攒了不少钱。巨头有买买买的习惯,既可以完善自己的产线,又可以享受新技术的“看牌权”,降低自己的上场成本。于是,趁着中国创新药最困难的时刻,国际医药巨头轻松压价扫货,优雅地系上白餐巾,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位置,拿起精致的银质餐具,享受中国医药十年磨一剑的果子。

生物医药,是绝对的战略性新兴科技产业,这场商业博弈里,华盛顿是得意的,国际医药巨头是满意的,而中国产业人是最失意和无奈的。

生物科技的魔幻还体现在这样一个角度。

大佬只要提到,就是“未来的十年”,21世纪就是生物医药的世纪。但另一方面,家长和学生一提,生物是“生化环材”四大天坑专业之首。

君联资本的戚飞有一个分享,他2000年入读生物系。那是北大生物系历史上最巅峰的一级,11个状元,4个金牌。不久北大生物系成了调剂专业,很多人找工作都不容易。

相比于金融、计算机,生物系的学生过得实在算不得潇洒。但这恰恰是我佩服的,这20年,眼睁睁看着中国生物科技崛起。

中国从仿制药,Fast Follow,到开始做me-too,虽然大多数只是做到me worse,再到license in,再到CXO,再到做创新药,做FIC(First in Class,原创新药)。

我常说,中国有两大优势。需求端,14亿统一大市场。供给端,重视教育,勤奋,聪明,全世界最完整的供应链。中国几乎所有的产业,包括互联网,半导体,新能源,电动车,都是借助这两个优势,两条腿走路,冲了出来。

但是,中国创新药很特殊。需求端的优势可以忽略不计,短期也不用指望。

全球创新药市场,美国约55%,中国约3%。当下美国在生物科技领域独强,靠的是拿出GDP的20%用于支付,目前中国只有5%。一个直观的对比,和黄药业、君实生物同一款药在美国的售价,是中国的20-30倍。

科技崛起,有其悲情的一面,也有其残酷的一面。有利润,热钱多,才有创新。最核心的高科技,说一句难听的,就是钱太多了,烧着玩,才能做的好。

这也是我敬佩的,中国创新药多年来面对的局面是比新能源、半导体难得多,但是靠一条腿走路,抓牢供给端的优势,做出了那么棒的成绩。

电影《我不是药神》被称为神作,豆瓣上200多万人打出9.0的超高分。但正因为我熟悉医药背后的曲折,让我不太喜欢这电影。

因为在这部电影的设计里,所有的问题都只是药企的贪婪。电影里的医药公司形象是完全的奸商,西装革履,蛮横,冷血,无情,贪婪。患者来医药公司抗议药价贵,药企高管被扔了一脸大便,观众拍手称快。

其实,在任何一个国家,药价,尤其是创新药怎么定价,都是一个两难的问题。医药研发,高风险、高投入、低成功率,是九死一生。无论是畅销书《十亿美元分子》捧红的福泰制药(Vertex),还是巨头辉瑞,以及这几年的大明星再生元,都经历过“九死”,集结最牛的团队,烧了几十亿美元,最后发现实在做不出来。

我们叫“双十定律”,也就是研发一款新药,需要十年的研发周期和十亿美元研发费用。半导体有摩尔定律,但是医药有“反摩尔定律”,一种新药的开发成本大约每九年翻一番。

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,在医药这个领域路径更为复杂,比如吉力德,研制出丙肝神药Sovald,前期赚了很多钱,股价暴涨。但有趣的是,没过几年,吉力德股价大跌,原因是,药太好了,把丙肝这个病消灭了。

毕井泉在《财新》撰文,全球范围内在临床研究状态的药物13537款,中国企业原研或者参与开发的占35%,仅次于美国。这是成绩,接下来笔锋一转,犀利地指出。今天那么好的成绩,包括创新药和海外授权,是五年前风险投资的成果。2018、2019,中国生物医药早期风投和私募募资超过美国。此后大家都知道,美国超过中国,且美国一直在增加,中国一直在减少。再往后医药的投融资越来越差。

作为开启中国医药崛起的标志性人物,担忧之情,已经跃然纸上。

医药从业者,真是一份神奇的职业。最近衣公子见了不少从业者、投资人。医保控费,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收入和行业前景,但是我见的医药人,竟然多数表示支持,他们和我说,自己求学苦读,一生付出,不就是为了能给国人更多的医疗保障嘛,这才是这份职业的骄傲。

聊起五六年前,种下的果子,现在被别人摘了,大家一致扼腕叹息,太缺钱了,融资难啊。把盏言欢,我说,金戈铁马,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。

现如今,生物医药已被列入"新质生产力",是中国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排头兵。要解决,中国医药难题,靠的不是仇视资本和利润,靠的是大家一起想办法。

大佬依旧激昂,这是下一个十年。但普通从业者,会一声叹息,爱过,不后悔。

2024年充满不确定,智谷尽全力帮助你找到有确定性的方向、趋势、研判。加入智谷圈,每周的万字调研和研究,浓缩出高标准的内部研判。

除了每周一篇大事研判股票配资服务,还有资料汇总的圈子,以及每个月一场的闭门直播。想要提升财富认知,从每周一份研判开始。